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春柳莺》

发布时间:2022-08-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春柳莺

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春柳莺》序书影

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春柳莺》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回。题“南北冠史者编,石庐拚饮潜夫评”,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元年(1662)刊本,藏大连图书馆;清坊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民国上海半斋出版社排印餐秀本,藏上海图书馆。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说选刊”排印清康熙元年刊本,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影印清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康熙元年刊本。

明嘉靖年问,河南开封甲科进士石昆,字良玉,青春失偶,直到五十岁才续弦娶李氏。一年后,良玉梦神人赐古墨一锭,并对他讲墨由延川石液制成。梦醒妻生一子,故取名石液,字延川。石液生得眉清目秀,才思敏捷,十一岁时跟随父亲往苏州赴任。不久,父母双亡。石液为人豪爽好义,交游甚广,诗词百家又无不精通,常和文友联社聚会在家中花园的池亭上,人称池斋先生。

三年之后,家产将尽,门庭冷落。石生孤芳自赏,想寻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作配偶。一日,听从好友怀伊人的劝导,将自己平日的文稿刊印成集。一时,石生才子之名传遍一方。石生正准备和怀伊人出游访美时,接到扬州梅翰林慕名请他前往教馆课儿的书信,遂应聘赴约。临行前夕和怀伊人到苏州玄墓古香亭赏梅,相识田又玄。石液在亭上见一署名凌春女子的题诗,不禁徘徊眷恋,情生肺腑。为了留下就近寻访凌春,石液请伊人先行,自己暂不去梅家就馆。

石液和书童柏儿寻觅凌春月余而不得,他从诗中典故和署名反复揣摩,推测凌春可能是扬州梅翰林的女儿。欣喜之余,立即想雇船往扬州梅家去,恰被田又玄探知。田又玄本是一个混迹文场的假斯文真卑劣的贪鄙小人,见梅翰林年给石生馆金三百两银子而满眼动火,又见石生立意访觅凌春之志坚决,就心存冒名赴馆的歹意,与医生白随时串通谋骗,佯言淮安毕监生的女儿毕临莺就是凌春,使石生沿水路去淮安寻访。临行时田又玄又骗得石生诗稿,冒名顶替石生去扬州梅家就馆。到扬州后,又结识徐州的铁不锋,二人往梅府拜访,梅翰林试其文才露出破绽,引起梅父女怀疑,派人到苏州察访。

石生到淮安后客居清凉寺,与僧湛然两相投洽,得知毕临莺确实才貌双全。毕府与寺庙邻近,毕临莺曾随父游玄墓观梅,在古香亭见到石液的亲笔题诗,又听说他少年博学多才,也有了怜才爱慕之意。她归家后以石生之诗谱入琴曲吟唱,寄托情怀。一日,石生在先春园内徘徊时听到琴曲,察知毕小姐有意于他。然而他心中思忖,自己古香亭题诗是在看到凌春女子题诗之后,毕小姐如是凌春,则其游亭观梅应在自己题诗之先,她怎会知道自己的诗句呢?石生就托出入毕府的花婆陆妈带信传诗,并写出毕小姐琴曲作为佐证一并面交之。毕临莺惊喜之中回赠白玉箫,以表衷情。石生得箫后相思更苦,得湛然提示,遂以诗词自荐于毕监生,成为毕府座上客。不料又被铁不锋谗言加害,毕监生买通徐州钱知府,诬陷石生为盗,派公差来寺捉拿。幸有湛然报信,石液主仆匆忙逃离。石液正在凄苦无助之时,在旅店中相遇怀伊人。伊人慨然赠银,嘱他上京应试。石生也将亲笔题写的一扇一卷、梅府聘书及推荐信交给怀伊人,介绍他去扬州梅翰林家就馆。怀伊人来到梅府,田又玄则坐立不安,原形毕露,狼狈遁去。梅翰林在怀伊人处见到石生《杨柳枝词》十首,深爱其才,向怀伊人透露出想招赘石生为婿的意思。怀伊人恐怕石、毕已有情盟之约,就托词谎称词是石液的朋友所写。

梅翰林假满归朝复职,钦点为乡试主考。梅有心要取石液为第一名,却遍寻石生试卷而不见,副主考徐某要点齐也水(石生化名)为解元,因此两人争论,结果竟弃去不中。

石生乡试不中,再带柏儿去淮安访毕小姐。此时由于毕监生为官贪酷,被革职查办。当石生旧地重游时,毕家已变成钱府。石生听说毕监生的侄儿已过继给钱老爷为义子,就带着玉箫以齐也水化名,佯作石生的朋友前往拜访钱公子。原来钱公子是毕临莺小姐为避父祸而乔装,见到玉箫,深为感动。她对石生称临莺是其堂妹,并不是玄墓题诗的凌春女子。石液方才恍然大悟,但深感临莺小姐赠玉箫有意于己的一片痴情,表示不改初衷。

石生又在钱府见到报录,获知因考官意见分歧,皇帝有旨所有考生赴京复试,所以匆忙赶路进京。途经徐州,忽遇田又玄,田一面对石生假意周旋应酬,一面暗中勾结铁不锋,以徐州盗案未结,陷石生于囹圄之中。幸有徐州府凤公办案公正,得无罪释放。石生进京复试,得中解元,再经会试、殿试,高中探花,入翰林院。

一日,石生出门正好撞见铁不锋,铁讲明田又玄奸计行骗、冒名就馆、诬告陷害等前情经过,石液才知道凌春正是梅翰林的女儿。石生就写信给钱公子,讲明齐也水是自己的化名,不忘与毕小姐前约,并托钱代媒梅翰林千金凌春。这时候,梅翰林因科场主考徇私蒙罪而降职淮安。毕临莺听说梅凌春选词择婿,就以石生的《杨柳枝词》应选。梅翰林见词,想起此词就是石生的朋友所作,立即允婚。毕临莺乔装入赘,洞房之中,毕小姐向梅凌春陈述一切根由,二人亲如姐妹,假凤虚凰,等待石生荣归。

石生仕途得意,回乡祭祖后取道淮安迎娶毕、梅二女。途中听怀伊人告诉京师阎阁老欲将己女强许配于他,石生遂设计掩人耳目,买得柳姑为妾。谁知柳姑就是书童柏儿。石生惊问原因,柏儿泣诉他在徐州失散后,被田又玄胁迫骗卖到此。石生怒田又玄之无耻不义之举,与怀伊人连夜寻到田住宿的地方,装鬼历数田的奸谋伎俩,田又玄惊慌失措,交回骗卖柏儿的身价银两。

石生抵淮安,听说钱公子已娶梅凌春为妻,恼恨钱的弃信负义行为。他几次访晤钱公子想问个明白,钱公子总避而不见。后在先春园中经花婆陆妈说破前因,才明白真相。于是,毕、梅两女同嫁石生,有情人终成眷属。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