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比目鱼》

发布时间:2022-08-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比目鱼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九回。不题撰人。系《戏中戏》续集。成书于清嘉庆年间。

现仅存清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刻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清刻本。

谭楚玉和刘藐姑双双跳江而亡,戏场中众人愤恨钱万贯仗势夺人妻子,逼死两命,一拥而上,把钱万贯打了一个臭死。刘绛仙之丈夫刘文卿也大骂老婆逼死了女儿,不肯干休。台上台下一片大乱,闹得不可开交。钱万贯见势不妙,急于脱身,只好苦苦哀求戏场上众人放了他,愿意每人奉送十两银子。众人跟他家去,拿了银子,才放他脱身。那刘绛仙不但不说自己的不是,反而责怪钱万贯逼死自己女儿,也写了状纸,会同地方去官衙告状,心里打算钱万贯若不要一千两银子的聘礼,即不告官。钱万贯在家中,惊魂甫定,闻知绛仙告官,大惊失色,急急忙忙带了家奴追赶前去,好说歹说才把他们拖进路边一家酒店,坐下饮酒说话,情愿不要这一千两聘礼,另再拿出五十两银子给刘家赔礼。刘绛仙接过五十两银子,遂同意不再告官,从此散了此事,不再追究。

却说那县里下来查牌的三衙,原是吏员出身,做了六年巡检,才升了这三衙之职。谁知那县尊的精干,比他更强十倍,地方上有利可图的差使,都被他一手占了,轮不着这三衙插手半分。这一阵县尊不在县衙,正想要无事生非,乘机下乡去捞一把,所以才出县查牌甲。闻知晏公庙演戏出事,钱万贯夺人妻子,逼死两条人命等由,心想正是机会难得,立派捕役王头和李头两个,赶往埠镇带人审问明白。王、李两个公差走到半路,正逢那几个男女进店去说话。两个也不搭话,跟随前去,在店外偷听分明,见他们已经私下了结,不再出首告官,就上前去一索锁住,立即带去庄上向三衙复命交差。三衙审问,钱万贯与刘绛仙百般抵赖,只说藐姑投水是为了母女口角,一时短见投了江,并无逼死人命之事。那三衙作威作福,要打要拶,也逼不出什么口供来。后来在刘绛仙身边搜出状纸和银子来,铁证如山,两人才无言可辩。刘绛仙家贫,让地方讨保。钱万贯被押回衙门审理,结果把一份无数的家产,吃官司弄了个干干净净,才免去死罪,发配充军去了。

且说晏公庙平浪侯晏公神圣,权司水府。当天赴埠镇庙中享受祭祀,正逢逼死人命之事。传问当方土地,禀道:“刘旦冰霜作操,谭生义烈为肠。曾将片语订鸾

清刻本《比目鱼》目录书影

清刻本《比目鱼》正文书影

凤,不肯朱陈再讲。射虏挥金逼娶,两人矢节当场。双双跳水而死是实。”平浪侯神听了,赞其为义夫节妇,即刻下令诸神相救,带回水晶宫来。 谭楚玉与刘藐姑二人见了晏公神,拜谢救命之恩并哭诉情由。晏公告知其恩人未到,暂未能还阳,权留住水宫。又去拜见圣母。 圣母问清情由,当晚就使他们夫妻团圆,交拜天地,送入洞房。 二人在洞房互诉衷肠,十分恩爱。 在水宫居住半月,晏公告知,楚玉恩人不日即到。

漳南兵宪慕容介,字石公,乃西川人士,进士出身。他有才不屈,半世迂儒,屡犯仕林之忌,屡次上疏乞归未允。一日忽报山贼前来犯境,石公领兵出征。二军对阵,慕容兵宪设妙计火攻破敌,一场火烧得贼兵大败而退。石公班师回衙,见归疏已蒙圣恩获准,就与夫人商议:乞归之疏虽已准,但此战大捷,恐朝廷复任官职,不如不回故乡,就此隐居世外。次日,挂印而走,只带一对家僮夫妇,一叶扁舟,浪迹江湖。后在严陵地方,离子陵钓台不远处,上岸结茅而居。改名莫翁,家僮改名渔童,就此隐居山林。

一日,渔童夫妇在溪边下网,起网时十分沉重,合力拉起,只见网中一对比目鱼,忙用蓑衣盖了,报知莫翁,来看这奇鱼。不想莫翁揭起蓑衣一看,竟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紧紧相抱在一起,就与那比目鱼一般。看看尚可救活,遂用热汤灌救而醒。这两个化鱼之人就是谭楚玉夫妇。二人拜过莫翁大恩,诉说原委。又说在水中似有神人护佑,恍恍忽忽才能不死,当是晏公神圣显灵。莫翁听了,十分叹息。留下二人暂且安身,又择吉为二人交拜完婚。谭刘二次合卺,送入洞房,夫妻款洽,藐姑仍然是个处女,方知水宫成亲,只是神交,今日洞房才是形遇也。众乡亲次日相嘲说他们不是比目鱼,乃是比目人。

莫翁见谭生气度轩昂,文才满腹,资助他进京应举。连连中试,俱登高魁,选为汀州司李,上任前,先往莫翁处拜谢恩人。莫翁知他官赴自己往日旧治之地,就托名晏公写了一本册子,备述当地民情、贼营虚实,要助谭生做一个好官。册上大书“平浪侯封”四字。谭司李又去晏公庙戏酬晏公神,点一出王十朋《祭江》,却由刘绛仙反串正生,演到动情处大哭女儿。于是母女重逢,翁婿相见。谭生乃托妻子与莫翁,单身赴任而去。平定了山贼,奏凯收兵。不料慕容兵宪前番挂印离任,被歹人冒名投贼,朝廷下旨,捉拿叛官慕容介。幸得楚玉已生擒贼首,又捉住了冒名的假兵宪,为莫翁辩清了冤情。一切事定之后,莫翁告辞归山而去。

谭楚玉听了莫翁教诲,看仕宦之途如浮云之过太虚,也就辞官,携了妻子刘藐姑去严陵石公处一起隐居。后石公纳妾生子,楚玉亦得二子,后嗣科甲绵延,荣华不断。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