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天凑巧》

发布时间:2022-08-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天凑巧

清初刊本《天凑巧》正文书影

清初刊本《天凑巧》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世情小说集。残存三卷。题“罗浮散客鉴定”,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明崇祯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刊本,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残刊本,藏吉林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初刊本,1993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清孤本稀本小说选刊”、1995年巴蜀书社“明代小说辑刊”排印清初刊本。

第一回 佘尔陈 假侠夫千金空托 真义士一缄收功

吴中秀才佘尔陈,年少风流,在姑苏巧遇名妓朱弱生之妹小娟,在青楼两情相悦。佘欲娶之,筹得千两赎金。因家务所缠无法脱身,遂托好友江公子代赎小娟。谁料江公子心怀鬼胎,表面上仗义相助,却欲将小娟攫为己有。他收下佘的千两赎金,只给龟家六百,骗小娟上船,谎言佘公子已将小娟转让于他,小娟誓死不从。江公子欲施非礼,小娟以投河相抗。江无奈带回家里。适好友萧集生得知此事,劝江应以义为本,不可作此缺德之事。江公子不听,将小娟禁于庄中得月楼上,伺机下手占有。佘尔陈闻讯后,遂上门索讨。江公子蛮横无理,执意不让佘尔陈领回小娟。乡绅和亲友无人敢出面干预。惟萧集生为小娟誓死守身所感动,劝佘尔陈耐心等待,愿为其出力相助。萧设计将此事写信告知江妻。江大娘子平日极有才略,得知此事,就悄悄来到得月楼,用轿子将小娟送至佘家。江公子酒散回家,闻知此事,早已追不回了。加之江大娘子一番训斥,江公子无言以对。

第二回 陈都宪 错里获巍科 误中跻显秩

泰州陈都宪,出身贫寒,父亲早亡,与寡母相依为命。他无钱难以经商,身子寡弱愚钝,做不得手艺活计,又无钱买书,记性又差,找来一册时文,念了百遍仍记不清,文章写得似唱本山歌,常遭同辈嘲笑。有个父辈好友介绍他到金秀才处读书,金秀才怜之,不计束修,收在门下讲说指点,也毫无进取。时值旱荒,州官赈济,按册放粮。秀才们全不顾读书人身分,挤落头巾,扯破蓝衫,洋相百出,州官甚感恶嫌。陈都宪与众不同,唱及他名字时,却不见人,如此一个“极贫”的人竟不来乞求施舍,因而被认为是安贫乐道之高人。州官着里长同来县里补领,见陈衣衫褴褛,扪心自愧:高士沦落,是己之罪。于是给谷二石,资助俸银二两,嘱他认真读书。到科考时,州中自作主张,不凭文字,取他前列。直至学院看他的文章一句不通,难以录取,州官却极力推荐,学院只得勉强将他附在案中。州官又给银助他婚娶。到科举时,陈都宪竟将街坊小曲、《三字经》、《百家姓》挪来凑数,文章落到一位极能诙谐谑浪之考官手中,经批阅后层层过关直至登第。有才学的秀才均扫兴而回,而文理不通的陈都宪偏春风得意。回家少不得亲友作贺,荣宗耀祖一番。他竟在官场混了五年,一度被严嵩削职为民,很快又以原官起用。陈都宪官至都御史,终乃谢病归。他一生占尽便宜,侥天下之幸处。如此侥幸者,千中得一,真是旷世奇谈。

第三回 曲云仙 力戡大盗 义折狂且

明朝万历年间,倭寇作乱,朝廷调动十省兵马前往征讨。时有参将方法坤,领了一营南兵,带领儿子方隅并几个家丁,一路出了山海关。因各镇兵马尚未出齐,着他暂住辽阳城外。家丁方兴年二十三岁,想娶个家小,经酒店婆子介绍,娶了辽阳女子曲云仙为妻。婚后夫妻似胶如漆十分恩爱。曲家父母对方兴也十分满意。半年有余,各路兵马到齐,经略下令进军。此时方法坤已积银数千,借故差儿子方隅带六个健壮家丁,将银两运送回家。方兴本拟与妻子告别,不料云仙武艺高强,亦女扮男装随夫同行。途遇响马,冷箭射来,方公子跌下马来。云仙连射数箭,将两个响马擒服。众人又喜又愧,须男不及裙钗。次日,响马又来骚扰,四箭齐发,云仙连连躲过,高声叫道:“我曲云仙也要还礼了!”众强人闻声滚鞍下马,连连求饶,落荒而逃。原来云仙父亲昔日曾做响马,云仙十四、五岁就随父出来,力敌万夫,百发百中,北地尽知其名。从此一路上平安无事,将银饷送至家中。回家后方隅陡起歹心,欲占云仙为妾。奸骗不成,又威胁方兴,要他让出云仙另娶,不然送官监死。云仙不动声色,穿了簇新衣服竟洋洋而去。洞房之中,云仙先将合欢酒掀翻,再从膝裤里抽出尖刀,大骂方隅,并要砍头剖腹取心。吓得方隅躲在床底下磕头求饶,愿将方兴身契交出让他们自由。云仙与方兴遂去黄山修行,后竟往海上去矣。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