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雷峰塔奇传》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一名《白蛇精记雷峰塔》、《雷峰野史》,又名《雷峰塔全传》、《义妖全传》、《白娘子出世》、《白蛇全传》。五卷十三回。题“玉花堂主人校订”,其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十一年(1806)写刻本;清全福堂写刻本;清经国堂藏板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水竹居士石印本;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清嘉庆十一年(1806)写刻本,198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清神话小说选》排印立盛堂刊本,1991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义妖白蛇全传》、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续”排印清嘉庆十一年(1806)写刻本。

  元朝杭州府钱塘县书生许仙,字汉文,五岁时父母双亡,得姐姐娇容和姐夫李公甫抚养成人。汉文十六岁时,公甫送他去王员外药行学医,深得员外喜爱。

  四川青城山清风洞中有一白蛇精,修行一千八百年,并无毒害一人,自名白珍娘。一日,白蛇驾云往杭州游玩,路遇北极大帝,谎称去南海,并发誓如有谎言,必遭雷峰塔压身。白蛇在杭州城东一座空花园内遇到修行八百余年的青蛇,两蛇斗法,青蛇不敌,作了白蛇的婢女。

  许汉文清明扫墓,在西湖桥上与两蛇化身的绝色女子相逢,彼此心中有意,以目送情。蓦然风雨骤至,各自分散,汉文坐船回去,恰逢二女子搭渡同船,汉文大喜,与两位女子搭话,彼此介绍身世,小青声称小姐住在双茶巷,先老爷做过边关总制。上岸后,细雨霏霏,汉文将雨伞借给她们。白氏归来,意欲嫁给汉文,苦无银两相赠,作法半夜盗来库银一千两。汉文一夜思忆二女,寝不安席,次日一早就寻至双茶巷。白氏设酒款待,席间白氏自荐,意欲奉侍衣裳,并赠送两锭白银以备媒礼之费。汉文喜不自胜,对天设誓。

  公甫为钱塘县役,值班看库丢失库银一千两,被责二十大板,奉命缉拿贼犯。公甫夫妇正在发愁,见汉文满面春风而来。汉文说出事情本末,并拿出白银。公甫认出是库银,立即去县堂报案,汉文被捉到公堂,打得鲜血淋漓,又有公甫对证,不得已说出银子来历。白氏算到库银案发,留下库银,与小青暂避。

  汉文被发配到苏州胥江驿,靠王员外书信相助,在苏州吴员外药店安身。二女找到汉文,花言巧语,取得信任,白氏与汉文拜堂成亲,恩爱无比。三人开一药店,取名“保安堂”,白氏用计使药店生意十分红火。茅山道人发现汉文面带妖气,送他三道灵符,却被白氏预先算知。白氏与道人斗法大胜,道人羞愧回山。

  端午节白氏多饮了雄黄酒,倒在床上现出巨蟒本形,汉文一见大骇而死。白氏为救汉文,上瑶池偷取仙丹,打伤童子。瑶池圣母欲斩白氏,观音菩萨赶来求情。白氏受观音指点,去紫薇山南极宫求得仙草,终于救得许仙性命,又作法将白绞帕变作一条白蟒,斩断置于庭中,瞒过许仙,夫妻重归于好。

  知府夫人难产,众医束手无策,汉文用白氏的两粒药丸立即取得神效,引起众医忌恨,设计让汉文供献古玩宝器,妄图以此驱逐汉文。白氏让小青星夜去京城梁王府盗来四件宝器,赛宝惊退众医。梁王失宝,命人四处缉拿盗贼,汉文被捉拿归案,白氏、小青再次隐身而去。知府念汉文救病之功,将他从轻发落,解到镇江府。靠吴员外的举荐,汉文住在徐员外家中。二女赶到镇江府,再次瞒过许仙,夫妇和好如初。

  汉文游金山寺,法海禅师告诉他两女来历,汉文惊恐,躲在寺内。白氏主婢上金山寺寻找汉文,与法海交手,败下阵来,驱使四海龙王水淹金山。法海施法,水势倒退,溺死镇江无数生灵。

  白氏主婢于杭州叠木桥与许仙相会。汉文不忍抛弃数年恩爱,并体恤白氏腹中骨血,再次相信了白氏,三人同回钱塘,在公甫的帮助下,依旧开张药铺。

  法海奉佛旨之命,来到杭州收拿白蛇。此时恰逢白氏产下梦蛟满月,汉文表示纵然白氏为妖他也不忍相弃。法海托言口渴,汉文持钵入内,钵盂飞将起来,万道霞光罩住白氏头顶。白氏让小青回洞修炼,向众人诉说原委。夫妻难舍难分。法海告诫白氏修心养性,等梦蛟封诰祭塔之日方能出塔。白蛇被压在雷峰塔下。汉文悲痛万分,削发空门,于金山寺出家。

  梦蛟过目成诵,颖悟异常,学童时闻知父母身世,悲伤成疾,得观音丹药相助才得痊愈。从此发愤苦读,三试连捷,中了状元。梦蛟将父母经历奏明天子,龙颜大喜,将梦蛟父母及公甫夫妇一一加封,并给假一年让梦蛟回乡祭亲完婚。梦蛟先去金山寺迎回父亲,来到雷峰塔下,读罢诰敕,放声大哭。法海奉佛旨放出白氏,一家团聚,悲喜交集。法海度白氏夫妇飞升,以成正果。

  梦蛟与公甫女碧莲完婚,接公甫夫妇一同入京。后公甫夫妇高寿善终,梦蛟夫妇亦并登古稀,无病而逝,后代簪缨不绝。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西游释厄传》

    《西游释厄传》,明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全名《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一名《唐三藏西游传》、《唐僧出身西游记传》。十卷六十七节。题“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书林...[详细]

  •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韩湘子全传》

    《韩湘子全传》,明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又名《韩湘子十二度韩昌黎全传》、《韩昌黎全传》、《韩湘子得道》。八卷三十回。题“钱塘雉衡山人编次,武林泰和仙客...[详细]

  •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明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一名《武王伐纣外史封神演义》,又名《封神传》、《商周列国全传》、《封神榜》。二十卷一百回。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详细]

  • 神魔鬼怪小说《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明代白话中篇神魔鬼怪小说。一卷。题“仁和沈孟�述”,其生平不详。成书于明隆庆三年(1569)。现存主要版本有明隆庆三年(1569)四香高斋平石...[详细]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