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0-06-26 来源于:网络搜集 作者: 陈洪 陈宏 点击数:

  一

  19世纪末,在反清排满的浪潮中,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其遭遇而重新受到人们的注意。开始,关注的热点主要在于“哭庙案”,安全着眼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后来,渐的论及其评点成就者,其中以邱炜萱的《菽园赘谈•金圣叹批小说说》较为深刻。邱文与小说理论之研究有关的内容大略有三个方面:一为小说批评史的回顾,指出“小说之有批评,批起于明季之年”,“得有钟伯敬、李卓吾辈,竞为批评小说之举”;二为小说批评论,指出“小说之当有批者四”,“虽曰小道,不可废也”;三为对金批的评价,认为圣叹的评点是“托小说以见意,句评节评,多聪明解事语;总评全序,多妙悟见道语”。这三个方面皆颇有见地,唯失之粗略,尤其是对于金氏的理论建树,未作具体评述,未免遗憾。不过,百年前有此见地,已属难育。邱氏之后,继续这一话题的有狄葆贤、黄摩西等。其时已入20世纪。狄葆贤在《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小说丛话》中,极力褒扬金圣叹,认为金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亚于司马迁、斑固,指出金批乃抒写“满腹不平之气”。但他对金氏的理论也未以朋所阐发。黄摩西则与邱、狄大唱反调,他在《〈小说林〉发刊词》中,几乎一笔抹煞小说评点史:“《水浒》本不讳盗,《石头》亦不讳淫。李贽、金喟强作解事,所谓买椟还珠者。《石头》诸评,更等诸郐下矣。”而《小说丛话》则把金批贬斥得一无是处:“不幸而有鼠目寸光之金采,黄鼓雅说。”其说虽偏颇,却与邱、狄之说一起,遥开现代小说理论史研究之先河。

  现代人对中国小说理论史的研究,也是从金圣叹入手的。1920年,胡适《水浒传考证》首开风气,他称金圣叹“是17世纪的一个大怪杰”,称赞其小说观“何等眼光,何等胆气!”但对于金批的具体内容则斥为“八股”、“理学”、“极迂腐”。这典型地表现出“五四”后一代学人受西方观念影响下的学风。其后三十年间,见诸报刊的研究、介绍金圣叹的文章约18篇,而14篇涉及其小说理论。其中较有分量的为隋树森的《金圣叹及其文学评论》。而由此文引出的鲁迅《谈金圣叹》一文,虽在文化批判方面独具只眼,但就本领域而言,则对后来(尤其是解放后的三十年中)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三四十年代,批评史著作中亦有两种涉及金圣叹,一为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将金与李笠翁并列,称他们“都有辟草莱的成绩”;一为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其中列有“金圣叹”之专章,对其小说理论批评甚为推许,且有恰如其分的摘谬,唯惜体例所限,仅勾勒大略而已。对于金圣叹本人的研究,以陈登原1934年出版的《金圣叹传》最为重要,该书篇幅虽短,但于材料之搜罗考辨甚见功中国功力。

  在二三十年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学术进展,就是“脂批”的发现与研究。1928年,胡适发表《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1933年又发表《跋乾隆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分别介绍、分析了甲戌本、庚辰本的情况。不过,他所著眼的是脂批对研究作者、版本及文本的意义,并未直接论及小说理论问题。

  自1920年至1949年,对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还涉及到李卓吾、冯梦龙、毛崇岗、吴研人、梁启超、王国维等。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关涉小说理论史的单篇论文26篇,其中有关金圣叹的14篇,占54%,有关李卓吾的3篇、王国维的3篇,各占11.5%,带有总论性质的5篇,占19%。由此,可大致看出两个问题:1.本世纪前半叶,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研究的重心虽有些畸轻畸重,但基本符合于理论史的实际情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出版的阿英《晚清小说史》,其首章专门列出“小说理论”的节目,勾勒出晚清小说理论的发展脉络。讨论一个时期的小说理论之发展史迹,似以此文为滥觞。

  小说理论史研究的后一个三十年(1949—1978),论文的数量较前有明显增加,但总体水平并不能令人满意。这首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这期间,国内研究文章68篇,其中有关金圣叹的41篇,占61%,有磁李卓吾的10篇,占15%,脂批文章5篇,占8%,而有关张竹坡、毛宗岗、梁启超、王国维等各自二、三篇而已,总论性质的4篇,占6.1%。范围没有扩展,而畸轻畸重的现象却更为明显。

  其次,学术研究受政治气候影响较大,上述文章中,半数以上近于大批判稿,严格讲算不得学术论文。以金圣叹研究为例,三十年间有三次高潮。一为1955年前后,有文章6篇,专着一部,以何满子《论金圣叹评改水浒传》一书(1954年)较有分量,其要旨如开篇所言:“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将原书作了许多恶意的歪曲,居心叵测地作了不少窜改,加了许多反动的评语,蒙西子以不洁,深重地荼毒了这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的古典巨著。”而其论证大抵如“企图篡夺《水浒传》这一革命著作作为统治阶级所用,金圣叹是煞费苦心的。他用尽了他武库中的全部兵器,命同了各种诡谲的伎俩,也即是说,他注入这部伟大作品以大量的毒汁。”这是三十年间关于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唯一专着,故不吝辞费稍加引述。应该说,如此学风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也令人遗憾的。第二次高潮在1964年前后,有文章21篇。其中稍早的几篇,或认真研究金氏其人其说的某些具体问题(如刘世德《金圣叹的生年》、傅懋勉《金圣叹化夸张》等),或较为平和地讨论对金圣叹的评价,尚属正常的学术研究范围。而1964年,针对张绪荣《金圣叹是封建反动文人吗》一文,多种报刊集中发表了一批驳斥文章,如《贯串着阶级斗争思想的反面教材》、《金圣叹在〈水浒传〉评点中的艺术分析值得颂扬吗》等,基本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第三次高潮在1975年,有文章近20篇,以罗思鼎《三百年来的一桩公案》为代表,基本可划到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外。

  第三,在为数不多的认真的学术文章中,对文学理论的正面研究更是少得可怜。仍以金圣叹研究为例,十余篇学术论文中,多数讨论的是“哭庙案”、金圣叹阶级立场之类的问题。偶有言及其小说理论者,或摭拾片言只语、浅尝辄止,或较为生硬地套入某种现代理论框架,很少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

  当然,这三十年中,还是有一些差可自慰的成绩。这首先当推俞平伯1954年的《脂砚斋红楼梦辑评》,此为小说理论批评领域的第一部资料性专书——当然,编者本意未必属意于此。其次,对晚清小说理论的研究相对繁荣。这既表现于一些较好的论文(如刘伯青《晚清的小说理论》、梁淑安《近代小说理论初探》等),也表现在多数文学史著作均设有关章节加以述评。复次,60年代中叶有几篇关于《水浒》李批的文章,较为集中地讨论其理论价值及真伪问题,在材料考辨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另外,一些学者在压力之下坚持严肃认真的学风,坚持自己的观点,其学术品格也是值得钦佩的。

  总之,小说理论史的研究在这一个三十年中,没能正常地发展、深入,就总体水平而言,仍处在萌芽的延长期。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研究,是在70年代未走向繁荣的。1978年11月,《中国历代文论选》编写组的讨论稿发表于《光明日报》,其中郭绍虞特别指出研究古代小说理论,尤其是小说评点的必要性(1980年出版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前言与选目都体现出这一观点),这一发方实可看作学术界对古代小说理论研究态度转变的标志。而由于这部文论选教材被全国高校普遍采用,所以又启发更多人关注这一研究领域。在其后的五六年中,古代小说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前五六十年。具体而言,有如下六个方面:

  1.研究者的队伍迅速扩大,在各类报刊发表相关文章的作者超过百人。其中有小说史、批评史领域享名已久的老一辈学者,也有初出茅庐的研究生,但主体为五六十年代毕业的一批中年学者,从而形成了很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从地域来看,研究者相对集中于学术基础较好的几个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湖北、辽宁等,形成了有利于切磋研究的学术环境。

  2.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且趋于合理。在1979至1985年的二百余篇论文中,有关金圣叹及其小说理论的78篇,不到40%;有关李卓吾的10篇,占5%;有关毛批与张竹坡的各12篇,均为6%;有关脂砚斋及《红楼梦》的评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在内)共33篇,占16.5%;总论性质的41篇,占20.5%;其他还有冯梦龙、凌濛初、李渔、但明伦、梁启超及早期小说观等,均进入了研究范围。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由北京大学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观的文化解读

    文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载,钱惟演自称“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小说低微的文化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与其说...[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作者之谜

     在正统的儒家观点看来,小说乃“君子弗为”的“小道”,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封建时代的文人写小说,不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明初曾做过广西布政使高官的李昌祺就因为撰...[详细]

  • 古代传奇爱情小说《无双记》

    《无双记》是一篇反映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由的小说。作者薛调。 ...[详细]

  • 志怪传奇小说集《酉阳杂组》


    《酉阳杂组》,志怪,传奇小说集。唐段成式撰。其中《忠志》、《诡习》、《怪术》、《艺绝》、《盗侠》、《语资》,《诺皋记》、《支诺皋》等篇,文学性都很强,记载了大...[详细]

  • 志怪小说《穷怪录》

    《穷怪录》,书名又作《八朝穷怪录》、《八庙怪录》,撰写人不详。《穷怪录》所写的故事,有精怪和神仙两类,而以神仙居多。这样看来,“穷怪”之“怪”字,当作“怪异”解释...[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详细]

  • 《醋葫芦》序言

    诸凡甘婆心而稔怕婆者,虔请一卷,迎二三高纳,对其乃正,焚香恭涌,礼拜忏悔,不必白面玉皇、黑脸阎老,梅檀香横,法界花飞,有妒无妒,一时同超醋海。...[详细]

  •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吴承恩从小爱好神异故事,在他的诗文中,不时可以看到神话传说的色彩。他的《禹鼎志》就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可惜已经失传。他在《禹鼎志序》中说:“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发展概述

    中国小说受史传文学的影响,要比受神话影响大得多。中国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应如班固所言,是指一种基于传闻的“野史”。...[详细]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