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王尧:时代与肖像的四重解读

发布时间:2022-01-1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时代与肖像》是王尧的一部散文集。近代以来优秀知识分子都有书写个人成长求学等往事、弘扬家风学风的良好习惯。不仅多位耳熟能详的文科学者如此,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家也很多,如丁文江、李四光、竺可桢等人的散文与回忆文字,杨振宁的《曙光集》、丘成桐的《我的几何人生》等等。优秀知识分子是一代人的楷模,凝练了一个时代的精华,可以给人启发和激励。就这一点而言,《时代与肖像》延续了这一人文传统,较为集中地书写了作者在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以及当年流落乡村的知识分子和他们身上的某种特质,当然,还有作者深深从中受惠的家教与亲情。

  如果只是一种延续回忆往事之一传统的散文作品,《时代与肖像》或许应该用另一个名称,如今的“时代与肖像”这一短语,更多体现了王尧作为散文家的思考与书写,作者希望写出一个特殊的、即将远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诸多独具特色的肖像(遥远的初恋,悠扬的琴声、表姐、奶奶和她的小镇、写文言文的李先生、练气功的叔叔、说三国的田爷爷等等)。肖像是时代的一部分,甚至是时光流逝之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一部分,因此也可以说,是一众肖像塑造了时代,一个时代确实有其特殊的肖像。而这个肖像是“他”,还是“他们”,是“我”还是“我们”,则是更值得深究的问题了。

  王尧在这里抛开了学者的身份和回忆录等形式,更多以散文的方式进行“往事与随想”。他一边不可避免地写自己的见闻和回忆,但更多的目光和笔触投向他人,这些人是当年目力所及的人,他们的事是在时代洪流下依然顽强存在并触动心弦的事,作为散文家,有责任将这些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人和事再现,他们既是往事,更是历史。由此,关于《时代与肖像》有了双重解读的方式。

  与此同时,本书主要篇幅以《雨花》杂志专栏形式呈现,专栏推出之时会有数字版同期推出,并在主体完成后集结出版。这也是一种时代特色,仅仅数年前,杂志的文章与网络的文章还隶属于两类文章,读者是两类人。随着网络运用的急速发展,一切被网络化、数字化。正是这样的技术背景,王尧在写作《时代与肖像》时,有了一种以往难以想象的互动性,即把旧的一篇发在同学老友乡亲与家庭的聊天群里,带来一种集体回忆的现场感,也带来了更多的素材和细节,甚至带来了质疑和纠正,这一切多多少少会反应在下一篇的写作中。一篇篇的文章不仅构成一本书,更构成一个回忆的场域,这个场域本身所呼应的,是当年事情发生的那个时空,或许也是从当年到如今一路走来这段漫长的岁月和不凡的经历。至于和书中事物并不直接相关的读者,或许也可以在阅读时泛起以自身为中心的回忆,并逐步荡漾开,成为另外一部《时代与肖像》。就是说,借助技术支持下的人群的链接,王尧的《时代与肖像》在写作过程中即产生了一个构建回忆共同体的作用。正是诸多的共同记忆,才导致了友谊和亲情,也带来了精神气质与时代风貌。从这一点看,《时代与肖像》是一位知识分子继续以自己的写作介入公共生活,甚至构建公共生活。

  以上是《时代与肖像》的三重解读,但都是客观效果,即作者王尧以其教授、作家的双重身份展开写作的必然结果,或许还有更多。关于这本《时代与肖像》最初的想法,还是要看作者怎么说的。王尧说:“我想写一部自己的《朝花夕拾》。”

  这是一种综合了学术、创作与个人追求的写作,一种融合了思想史与文学史的写作,也是将对“五四”传统的延续与自身的际遇和时代相融合的写作。这个念头由来已久,并且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和取舍,经历了无数次的心潮澎湃或者自言自语。这是一个不断寻找真正属于自己声音和语感的过程,也是寻找一种必要性和正当性的过程。王尧写道:“在今天的种种论述中,乡村的我们被挤到了边缘,甚至被完全忽略。我在‘我们’当中。二十多年来,我关注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记忆的讲述,在汉语写作中早已有了等级之分。在我读过的文本中,我们这一代六十年代出生的知识者,关于自我经验和记忆被压缩到最小的空间中去了,而乡村少年的经验和记忆则几乎是边缘化的。在公共经验之中,乡村青少年的经验付之阙如。我为此焦躁不安,特别是当我关于乡村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关于大学的印象越来越糟糕,关于城市的摩擦越来越深刻时。”这段文字出自《返回与逃离》一文,顾名思义,作者在城市生活多年之后返回故乡,但因为物是人非等缘故而不得不迅速逃离。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并非彼此的隔阂乃至对立,而是上文所说,乡村少年的经验和记忆几乎是边缘化的,乡村因为缺少真实的言说而变得面目模糊、似是而非,让人疑惑。有感于此,王尧开始了一段再现当年的写作之旅,同时他也深知,时代与肖像,也只能在纸上再现了,我们已经渐行渐远。

  如他自己所说:“我后来越来越明白,无论我自己如何在乡村记忆中流连忘返,其实与现在的乡村没有什么关系了。我知道自己的缅怀其实只是在抒发自己,我也直截了当地认为那些在遥不可及的地方倾诉对乡村热爱的人,应当意识到自己的夸张甚至虚伪。当然,我毫无疑问地期望读者对我的乡村叙述保持警惕。”由此,《时代与肖像》,以及“时代与肖像”式的写作,确实是一部个人的《朝花夕拾》,并且是一种典型而可以普遍存在的“朝花夕拾”式写作。这是《时代与肖像》的第四重解读方式。或许还有更多,毕竟,一个人如一颗行星,当他展开回忆与书写时,一个关于时代与人生的漩涡也就此形成并旋转起来。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读王尧的《民谣》:个人是细节,历史才是故事

     批评家写小说,成为近年来一种时髦的文学“跨界”现象。李敬泽、张柠、朱大可、李云雷、梁鸿……王尧也加入了这一“教授作家”的行列。王尧积十年之力的首部长篇...[详细]

  • 王尧《民谣》

    作者王尧为其首部长篇《民谣》准备了二十余年,藉此完成了他重建个体与历史之间联系的夙愿。他以故事中人与故事看客的双重身份,杂糅评点、抒情批判,岁月流逝中的碎片...[详细]

  • 王尧:鲁敏的“取景器”

    关键词:鲁敏 鲁敏是一位有抱负的小说家。这不仅体现为她对小说的高远理解,更重要的是她在持续的探索中不断自我更新。我首先想说到她的阅读和她...[详细]

  • 王尧《民谣》:遗洒在“民谣”中的那些往事

    面对王尧这部以碎片加重构为主要叙事特点的长篇小说新作《民谣》,本人的这则评论小文干脆也不妨兴之所至地碎片一番。1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六届郁达夫小说奖”审读...[详细]

  • “每个时辰走过去,变得更年少” ——王尧散文略论

    内容提要王尧兼事文学评论、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但不同体裁的作品都向内聚集,显露出一种“散文”气质。他认为现代散文是知识分子精神与情感的存在方式,并主张从“...[详细]

  • 知识书写与精神重塑——以王尧“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散

    内容提要:文学作品曾一度因“掉书袋”而缺乏审美情感为人诟病。但是也不应该忽视文学作品中“书袋”的价值。如果文学作品没有适当的“书袋”也就蜕变为缺乏厚重底...[详细]

  • 王尧《民谣》:“有情”的方式和历史重返

    积淀的、沉寂的、变动不羁的大历史,在一代人的内心或灵魂深处,如何由浑沌变得明晰?《民谣》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打捞”、讲述历史。作为1960年代出生的学者,王尧...[详细]

  • 情结,融合与精神自叙传——读王尧的文章

    内容提要王尧不仅有着宏观的学科研究能力,展开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他还以散文的形式,写实的笔触和大量真实的材料,重回历史的场域,呈现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表...[详细]

  • 当记忆遭遇虚构——读王尧的长篇小说《民谣》

    这类记忆无疑有误,我无法说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还原了已经逝去的年代,特别是我自己内心深处的细节。坦率说,我没有什么故事,可能只有细节。据说没有故事,是小说的大忌。我...[详细]

  • 王春林:​评王尧长篇小说《民谣》

    不长时间内前后两次对《民谣》(译林出版社2021年4月版)的深度阅读过程中,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现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萧红,联想到她那部早已被经典化了的长篇小...[详细]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