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周恺:以少年视角,实验探索志怪传统

发布时间:2022-01-18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少年、胭脂与灵怪》,看似是以三个通俗畅销元素拼贴起来的书名,却巧妙地贴合了书中10篇人物、风景各异的小说。

  一翻开故事,有些读者的期待也许会落空,因为带有实验性质的严肃文学,本就设立了一定的受众门槛。不过,人们很快又会被勾起好奇,带着拆题解密的不甘往下看去,试图透过四川方言、浓郁的地方特征、强烈的作者个人特质,找到自己认为的答案。

  “少年”,推测是指少年的心境。书中描写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时,很少站在失去了敏锐生活嗅觉的中年男性角度。全书秉持着少年郎特有的天真,对祖母、母亲、老师、同学、女儿等女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敬畏。他们不似几百上千年来的常规男性那样高高在上,反而暴露自己的怯懦、无知和无能为力。比如《如她》里情窦初开的辛小山,不仅为自己的生理反应而羞耻——“所谓的秘密已经千疮百孔”,还在现实中也失去了想法、行为的主导权。那个因偷看女孩子洗澡而意外溺毙的表哥,就是他心底耻辱的外在分身。又比如《天窗》中偷偷爬上邻家屋顶的郑亚运,窥视的原本只是街巷生活的另一面,不料却发现了他难以理解消化的伦理丑闻……这些少年身上背负的,不只是年少的心事,还有关于为人尊严的沉重负担。

  “胭脂”,无疑是女性的象征,而且加上了风尘相关的世俗烙印。与“少年”相对的,是与其难以匹配的成熟女性视角。她们不只是心有执念的烟花女子,还可以是不与宿命妥协的寡妇,是以死找到清净圆满之处的少女,甚至只是比同桌男孩懂得更多一些的小女孩。在本书中,这些女性占据比较全面的地位。尽管她们在这个相对闭塞甚至野蛮的环境中,显得更为脆弱,被侮辱,被损害,被侵犯……但这些女性角色,更多的是让人心生敬意。她们充满生命力,正如鲜红的胭脂、饱满的果实。因此,《落日红》里年迈的祖母,已经熬走了生命中不幸与幸运的来源,还是不肯躺进那口专门为自己打造的棺材。至于她们追寻自己欲望的勇气,更是无需赘述。这些“胭脂”的形象塑造,验证了作者周恺的想法:“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蕴含着强悍的生命能量与生命意志,这一能量在血液中奔涌,必然要以欲望与暴力的形式倾泻而出,而这一生命能量才是形塑地方生活的关键所在。”

  “灵怪”,是本书中最大的谜题,也是四川乐山的地方背景体现。这里指的应该不是山精野怪,而是怪异之处、未解之谜。看似是坊间“鸡鸣狗吠、青烟雾霭”中的寻常桥段,夹杂着一些失真的桃色绯闻、夸张的生死结局,却仍在人心底留下挥之不去的迷雾。作者一贯使用首尾呼应的叙述方式,分明已经揭示了结局,却未明确回答这些问题:凶手到底是谁?人物间的感情到底是憎是爱?一直陪伴在主人公身边的那位,究竟是真实的存在,是投射了他思想的一个普通人,还是纯粹虚无的幻影?

  周恺曾说:“我觉得阅读的障碍本身,也是一种乐趣。一是提供阅读的乐趣,一是写作过程中的乐趣。”所以他的作品中设置了阅读上的多重障碍——不只是方言思维带来的独特词汇和语法。在读本书的时候,读者常常会囿于叙事迷宫之中,就算一开始无意破译作者的密码,也会逐渐放弃当一个冷静的看客。

  从城镇播音员转型为写作者的周恺,自外向念稿变为内向创作者,显然对文字非常珍视。曾有评论家认为周恺的书写是“古典”的。这或许是仅针对他文字形式的看法,即认为他是“收着写”,把那些蠢蠢欲动的恶念、情欲,强行按在水面之下,优雅中透出辛辣,依然是优雅。

  小说既是周恺宣泄情绪、想法的出口,也是各类文字实验的载体,比如他会刻意隐去叙述人称、编入一段古籍中的原文。因此,尽管作者的本意是像书中的人物那样用执念去对抗生活的庸常,故而从粗粝生活中精选珍贵的文字,这对于当下习惯了线上阅读、“一目十行”的读者来说,仍然是较大的挑战。面对百思不得其解的文字迷宫,读者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作者究竟是为大家创造乐趣而营造壁垒,还是在顾自做着实验呢?

  《少年、胭脂与灵怪》以“少年”视角,表达对“胭脂”与“灵怪”的好奇、敬畏,设下谜题也抛下解谜的信息。本书是作者对故乡土壤滋长的人生观的研究成果,也是其审美情趣、思想观念的集成。相信这样的作品是为充满表达欲望的自己而写,也是为愿意探索地方性、实验性作品多种可能的读者而写。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头顶三尺》:赵宏兴的两重世界

     《头顶三尺》集中的多部中短篇,脱胎于此前的长篇小说《父亲和他的兄弟》,它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撷取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现父亲与小叔的各种冲突,既能相互关联,又可单独成...[详细]

  • “魏永芳四题”:苦辣酸甜小夜曲

    遥远的家乡走出来,到一个大城市生活,每天“凌晨五点钟,闹钟醒了”,魏永芳的作息和我几乎一样,尤其是这个冬天,北京突然就刮起来的寒风总让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一下子找不到...[详细]

  • 周洁茹小说集《美丽阁》:浮城沙画记

     作为一本有清晰空间标识度的小说集,《美丽阁》给我们呈现了庞大城市的无数地标——佐敦、美丽阁、盐田梓、布巴甘餐厅、布鲁克林动物园、51区、拉古纳、洛芙特等...[详细]

  • 《无穷之夏》:“她只能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人”

    邹世奇是新晋小说作者,来自江苏南京。她的小说处女作《犹恐相逢是梦中》发表在《边疆文学》2018年第4期上,据说是她在博士论文完成之际写就。小说集《无穷之夏》收...[详细]

  • 莫泊桑《漂亮朋友》

    杜•洛瓦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的青年野心家吕西安。吕西安是个失败者,因为他缺乏的正是杜•洛瓦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同样被美色所迷醉,吕西安...[详细]

  • 邵丽《天台上的父亲》

    《天台上的父亲》收录了作家近年创作的10部中短篇小说。邵丽挖掘出被历史尘封已久的“父亲”“母亲”,并以此刻为坐标勾连起家庭往事,将他们的人生命运置于历史洪流...[详细]

  • 《无法完成的画像》:为历史理性注入个体情感

    刘建东的短篇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首发于《十月》杂志(双月刊)2021年第6期。这部小说“酣描战火中的青春,状写先驱者的丽影”,但与直面革命者传奇经历的书写不同,...[详细]

  • 读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

    公元4876年秋天的一场《红楼梦》余孽大搜捕,隐隐响应着明万历十四年春夜,神宗皇帝忧郁的启悟(《〈红楼梦〉弥撒》)。1966年波赫士在乌拉圭外南大西洋投下一枚钱币,启...[详细]

  • 短篇小说的技、艺与“道”

    刘建东的短篇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是一篇在故事和细节、风格与技艺等方面达到平衡的优秀作品。画像是纪念死者的一种方式,小说以此展开:1944年,15岁的“我”跟随师...[详细]

  • 徐则臣小说集《青城》:阴翳里的光芒

    《青城》是徐则臣最新出版的一部小说集,收录了他从2004年到2019年来以女性为核心人物进行创作的两个中篇和一个短篇。从《西夏》《居延》再到《青城》,徐则臣停停写...[详细]

  • 工业题材小说《原动力》探析

    《原动力》作为草明第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以工业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总结这部作品的特殊性和明显的政治宣传性,还将结合文本分析其语言特色和人物特色,并总结它的开拓性与局限性。...[详细]

  • 浅论师陀《果园城记》——三类人物群像与果

    《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几乎是与抗日战争时间相重合。《果园城记》的最初版本共包括十八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虽独立成篇,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都以“果园城”为表现对象加以展现。其中,作者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本文将其分为留守者、离去—归来者和跋涉者三类群像,试从不同人物类型入手,分析他们与果园城的关系。...[详细]

  • 黄土文学:当代陕西作家群

      在 中国 西北地区东部,黄河西岸,有一片雄浑神奇、 历史 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这便是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人,宗教般虔诚地挖掘、体验、记录着...[详细]

  • 张天翼《速写三篇》

    《速写三篇》,成书于抗战时期,深刻揭露了国统区抗战的消极阴暗面,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详细]

  • 茅盾的短篇小说赏析

    短篇从《野蔷薇》集到《林家铺子》和《春蚕》的发展,充分说明了茅盾努力不断提高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在不断探求新的表现方法方面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详细]

  • 张天翼小说代表作品概述

    文笔洗练明快,泼刺新鲜,往往只用很少笔墨,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面貌;冗长的叙述描写和浮泛的抒情议论,在他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他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家。...[详细]

  • 史铁生的小说创作-怀念先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详细]

  • 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修改版)

    在大概一年以前,我发了个帖子"四大名捕时代的武力基本排名",有不少朋友拍砖,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先谢过:)重新读了老温的著作,对自己原先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但是贴吧不能编辑帖子,只好重新贴出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继续支...[详细]

  • 《玉米》《玉秀》《玉秧》三部曲解读

    中篇小说《玉米》《玉秀》《玉秧》(通称“《玉米》三部曲”)初发于《人民文学》《钟山》时,即大获好评,以至有人惊呼那两年的文坛成了毕飞宇年,成了“玉米”年、“玉秀”年。毕飞宇的笔触涉及城市与乡村,贯通艺...[详细]

  • 新写实小说与新历史小说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是同根异枝而生,只是把所描写的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就具体的创作情况来看,新历史小说所选取的题材范围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所以,界定新历史小说的概念,主要是指其包括了民国时期的非党史题材.其创作方法与新写实小说基本倾向是相一致的。新历史小说在处理历史题材时,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地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