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古代小说

《红楼梦》中的忧患意识

发布时间:2010-09-05 来源于:网络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红楼梦》的忧患意识,从根本上讲,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作者开始就是带着一种“以书补天,济世为民”这样一种思想目的来创作这部伟大著作的。书中开始,作者讲述了被女蜗补天剩下的一块顽石故事,这块顽石虽然没有被拿去补天,但并不甘心此生无用,它自怨自哀,寻求实现自身的价值的机会,后随一僧一道两位仙人到红尘走了一遭,回来写成“石头记”,又托大仙送往红尘,流传于世,实现以书补天的宏愿。作者在书的开始先编造这样一个故事的用意就是想告诉人们,他创作(红楼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令世人换新眼目,是“以书补天”,作者这里以顽石自喻。书以忧患思想开头,又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千净”为结尾。全书始终有一种悲壮的忧患意识。曹雪芹在谈到《红楼梦》的创作时表白:“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砚斋评云:“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初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哭成此书”,“泪尽而逝”。这表明:一种忧患意识伴着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全过程。

  《红楼梦》的这种忧患意识,集中地表现在它的主题思想上,《红楼梦》一书,实际上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透过悲剧悟哲理,沧桑之道古今同”。《红楼梦》写的宝黛缠绵徘恻的爱情故事和爱情悲剧,古往今来赢得了不少少男少女的眼泪,但是,不能因此就诸文是一本爱情小说。《红楼梦》透过宝黛婚恋故事,委婉曲折的表现了他们背后的贾府内部的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正是这种矛盾斗争,才使贾府日益走向没落和衰亡。但是,这也不能据此就说《红楼梦》是一部社会问题的小说,它实际上是一部哲理小说。透过宝黛爱情的悲剧、大观园内外那些少男少女的悲剧,贾府没落的悲剧,告诉人们一个重要的哲理:即“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样一个深刻的思想,它告诉人们要树立“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忧患意识。书中一开始就写了贾府的煊赫和兴旺。通过姥姥一进荣国府,极度地铺陈出一个百年旺族之大、之盛,然后又通过可卿死后的丧葬、建造大观园、元妃省亲等情节,继续表现其作为金陵在京的四大家族之首的权顷朝野的显赫和富贵。但是,作者的如椽之笔犹如一把深刻的解剖刀.没有停在这表层的描写上,而是深人到事件的内部,揭示其贾府在煊赫和兴旺的外表下存在的种种尖锐复杂、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让读者从现在的“安”看到了“危”,从现在的“存”预见到了“亡气从现在的“治”看到了将来的“乱。小说正是按照这样的自然逻辑发展,让人信服的得出了个贾府的最后结局必然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不仅仅是写了贾府是怎样在内外的重重矛盾中,如何走向衰亡,而且还进一步的告诉人们,贾府的悲剧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贾府上下,尤其是当权者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在富丽堂皇、兴旺发达背后隐藏的严重问题和危机。这种情形正如书中开始,冷子兴说的:“如今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红楼梦)一书后面的故事发展和演变,正是按冷子兴介绍的这样进行的。从贾府的老祖宗贾母起,到贾府的“宠儿”贾宝玉;从荣国府到宁国府,无不是“安富尊荣,1,不思进取,他们整天嬉戏游乐,斗鸡玩狗,大小筵席,荒淫无度;掌权者王熙风,假公济私,得贪就贪。对贾府面临的这种严峻形势,个别人(如可卿、探春、黛玉)虽有察觉,但这种认识,并没有成为当权者的真正清醒的认识(这是另一层面上的悲剧)。《红楼梦》就是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百年旺族是怎样“死于安乐”的。这是贾府衰败的真正原因。贾府的真正大悲剧也在于此。(红楼梦》想告诉人们也正是这一点。这是《红楼梦》的思想精髓。我们说《红楼梦》是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的理由也在于此。至于为“闺阁昭传”云云,对宝黛婚恋以及其它众女儿的悲剧的描写,尽管写得十分精彩,十分感人.但仍不过统统是为遮人眼目写的表层故事,是“假语村言”和“荒唐言”而已。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新女性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从《太阳石》到《神授•魔岭记》,梅卓的小说创作不沉迷于个体的呐喊或身体的迷醉,而是始终坚持将女性放置在民族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加以关注,把性别问题的讨论...[详细]

  • 魏春春:梅卓文学创作论

     梅卓的文学书写肇始于青春年华,与所有这一时段的青年一样,生活的绚烂、生命的蒸腾、情感的纤徐,共同构成了她青春书写的底色。梅卓的青春书写与其精神成长轨迹相伴...[详细]

  • 志怪小说与寓言

    和志怪小说近似的文学体裁不仅只有传奇,还有寓言。寓言的篇幅都很简短,所写的有人,也有鸟兽鱼虫之属,也有以器物为描写对象的,则往往用拟人化的手法。小说的主题有时比...[详细]

  • 志怪小说与传奇

     鲁迅曾经提出“传奇”是志人小说,用以和志怪小说相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察:《博物志》是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而其中《千日酒》所写刘越石则是极平常的人...[详细]

  • 志怪小说与神话

    远古的神话早在人类还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开始形成、流传了,因此的确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到志怪小说出现时,早已有史官、史书的存在,志怪小说的内容在时空上则有了相对的...[详细]

  • 申载春新著《小小说理论与实践赏析》出版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申载春新著《小小说理论与实践赏析》...[详细]

  • “红楼梦奖”首奖得主刘庆:寻找东北最早的文化 能找到

    来源:来源:界面新闻 | 董子琪  2018年07月20日08:23以往六届“红楼梦奖”的首奖作品多为名家名作,今年,来自东北的作家刘庆获得了这一华语文学领域...[详细]

  • 值得称赞的小小说理论探索

      王晓峰理论专著《当下小小说》的出版,应被视为中国当代小小说(微型小说)发展进一步走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之一。
      中国当代小小说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如今占...[详细]

  • 诗人纳博科夫:兼论《洛丽塔》与《红楼梦》之比较

    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 脂砚斋 1. 1977年,纳博科夫去世的时候,我刚走进大学校门。而直到1990年代甚至更晚,我才读到他的《洛丽塔》以及《普宁》《天赋》《...[详细]

  • 《红楼梦》中的酒令:雅音俗韵,隽永深长

    《红楼梦》是一部贵族之家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史,诗酒风流令人眼花缭乱,心旌神摇。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射覆、拇战、牙牌令、击鼓传花、占花名、拈字流觞、猜枚等酒...[详细]

  • 明清禁忌小说阅读笔记

    (1) 异样的风流  自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件极风雅的事情,可是,书的类型不同,阅读时的体验也各不相同。  读小女人散文,仿佛交了一个特纤细、特敏感的情人,满腔都是忧郁的柔情、哀怨的奉献、伤感的甜蜜,可你偏偏找不到半分...[详细]

  •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数量很多。现在保存下来的完整与不完整的尚有三十馀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托名汉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托名郭宪的《汉武洞冥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 故事》、《汉武帝内传》,托名魏曹丕(一作张华)的《列异传》,晋张华的《博物志》,王嘉的《拾遗记》,荀氏的《灵鬼志》,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宋王琰的《冥祥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志》等。干宝《搜神记》成就最高,是这类小说的代表。...[详细]

  • 反思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

    由于江湖可以泛指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它又可以引申出与朝廷和正统相区别的含义,宋元以后,游离于正统社会、往来奔走于江河湖海间的各色人等开始摹仿士人们的自诩,逐渐借用了江湖一词。由于这些游走于四方的人士大多具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和非正统色彩,这样一来,用江湖形容的人群和时尚就烙上了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印记,或者说,一切有别于当时封建官方的、正统的、主流的和常规的群体或习俗都可以冠之以江湖。 ...[详细]

  •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

    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小说,是指“记录见闻,搜集逸异,尚奇重譬,长短随宜的笔记体作品”。其主要形式,一是文言,二是短篇。但当然,以上所引多为史家之见,而且历史家们又多是从目录学分类的角度来界定小说的,但是,无可否认,这毕竟是传统的文学观念的反应;在庞大而辉煌的诗词文赋面前,小说是不属于文学的。...[详细]

  • 水浒传108好汉的简介以及外号的由来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详细]

  • 儒释道宗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

    《红楼梦》是一个体大思精的体系,在其中儒、道、释等多家思想既异彩纷呈,又揉合交叉,这在《红楼梦》各色人等的言行及活动环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详细]

  • 王国维小说理论述评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1 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对此后的文学研究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启蒙作用。其小说研究,如《红楼梦评论》,更是开创了中国文学比较研究的先河。然而,一直以来,对王国维的小说研究进行整体、全面考察...[详细]

  •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所写的唐僧取经故事,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国(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由于玄奘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取经故事便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带上了神奇色彩,有此产生了第一部讲说取经故事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此书卷末“中瓦子张家印”的题款,认定此书成与南宋。...[详细]

  • 红楼梦的叙述艺术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人和叙述视角的灵活的转换和移动,这种以全知视角为主,巧妙地溶入参与叙述人的限知视角的叙述方法,有效地发挥了这两种视角艺术上的长处,它们各自的不足之处也由于这两种视角的巧妙的运用,得到了弥补,使作品更具丰富的审美色调,共同完成了对对象的叙述。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叙事艺术的一个重大的创造和贡献。...[详细]

  • 儒林外史中的吃

     “从前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看个吃。”张爱玲在其谈“吃”的文章中写到。“相府老太太”乃李鸿章长子李经芳嫡妻,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女。刘家世居安徽肥西三河,发迹之前,过的也是平常人家日子。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是安徽全椒县人,后移居江苏南京,书中饮食,确实如张爱玲所说,“近代江南华中最常见的菜”,对得上老太太的口味。...[详细]

  • 精品推荐